- Published on
2小时高铁就能读完的经典好书
- Authors
很多小伙伴想读书,但是太长了读不下去
不妨从短一点儿的经典书籍开始建立兴趣
分享这份书单,全都是两小时就能读完的小书
过年回家路上就可以看完哦~
《克林索尔的最后夏天》
作者:赫尔曼·黑塞
豆瓣8.2
在这样一个夏天,一个告别的夏天,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,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,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, 与他的好友杜甫、路易、亚美尼亚占星师,一同漫游,饮酒,辩论。最终在夏末,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,完成了最终的画作。
《白夜》
作者:陀思妥耶夫斯基
豆瓣9.1
《白夜》系19世纪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中篇小说集,选收名篇《穷人》、《白夜》、《赌徒》。 (《白夜》描写天真无邪的姑娘娜斯简卡爱上一个年轻的房客,两人约定一年后在彼得堡的一座桥上相会,但届时房客没露面。 主人公“幻想家”被姑娘的深情深深打动,接连四个晚上陪伴她在河边等候,直到房客出现。
《思考就是我的抵抗》
作者:弗吉尼亚·伍尔夫
豆瓣8.3
收录伍尔夫1915年至1941年间写的日记,真实记录她33岁到59岁人生中的高光和深渊。 既有日常生活中的家长里短、文艺圈的奇闻逸事,也有创作时构思的变化和对他人作品的见解。 以极其敏锐而细腻的笔触捕捉所思所悟,文字时而活泼,时而刻薄,时而沮丧,让读者得以窥见这位传奇女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密花园。
《人鼠之间》
作者:约翰·斯坦贝克
豆瓣8.9
莱尼身高两米,但心智却像个孩子,经常闯祸。他唯的朋友是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乔治。 乔治带着他到处打零工糊口。他们有一个梦想,希望有一天能有自己的一小块土地,一间小屋,还有一头牛,一只兔笼,再养些小鸡。 然而,这样卑微的要求也不过是一场梦。这次,他们流浪到一座农场。永无休止的流浪生活总算到了尽头,但梦想也到了尽头…
《大雪将至》
作者:罗伯特·泽塔勒
豆瓣8.2
安德里亚斯·艾格尔度过了备受凌虐的童年,虽然被养父打成残疾,但还是成长为强壮而熟练的工人。 他加入施工队,参与第一批高山索道的建设;与玛丽结婚过着安稳的日子,却被一次雪崩剥夺了拥有的一切; 他经历过一场战争,在战俘营里待了八年的时间,见证过无数痛苦和死亡。他努力工作,也曾深爱过。 在短暂而漫长的一生中,他多次与死亡擦肩而过,但他不曾怨恨,也没有怒火,而是平静地接受着降临到身上的一切,坚定地留下自己的足迹,
《重逢》
作者:弗雷德·乌尔曼
豆瓣8.5
本书讲述了德国第三帝国崛起前夕,两个身份迥异的少年之间的友谊与命运。
一位是身世显赫的小伯爵康拉丁,一位是犹太医生的儿子汉斯,从他们十六岁相识成为莫逆之交,到后来令人心碎的误解与决裂,直至三十年后的清算。
《窄门》
作者:安德烈·纪德
豆瓣8.1
“因为抱着与你重逢的期待,在我眼里最险峻的小道也总是最好的。”
阿莉莎与杰罗姆是一对表姐弟,自小青梅竹马,爱恋至深时,他们精神交融,一心想为对方变成更好的人。 然而,表姐阿莉莎在他人平淡的婚姻生活里,看到爱情最终落入平凡的模样,对爱情的终点产生了怀疑, 她想追求的是永恒之爱,只是通往永恒的道路“只有少数是一条狭路,进入的门是一扇“窄门”,人”能找到……
《夏先生的故事》
作者:帕特里克·聚斯金德
豆瓣8.6
这是一部貌似幽默,而实际上则是一本十分严肃的作品。
小说分二各层面展开,一是叙述了“我”充满喜怒哀乐的童年生活,读者看了回忍俊不禁; 二是描写“怪人”夏先生的怪诞生活和言行,人们读了会有一种凄楚和辛酸之感,同时也发人深思。
《局外人》
作者:阿尔贝·加缪
豆瓣9.1
默尔索在荒谬的世界中经历了种种荒谬的事,以及自身的荒诞体验。
从参加母亲的葬礼到偶然成了杀人犯,再到被判处死刑,默尔索似乎对一切都无动于衷,他像个象征性的符号,代表了一种普遍的存在, 又像是一个血红色的灯塔,具有高度的警示性。然而,局外人现象的产生无疑是由这个世界本身所孕育的,默尔索的存在有其深刻的外部原因。
《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》
作者:斯蒂芬·茨威格
豆瓣8.9
“爱是一个人的事,而爱情是两个人的事。所以,我爱你,与你无关。”
十三岁,她初遇男人的刹那,便一见倾心、不能自拔。在岁月的洪流中,那极致的爱有增无减。 她三次委身于他,一生等待他的召唤。她去捡他抽过的雪茄烟头,抚摸他触过的门把手,甚至为了他们的孩子流落风尘。 这一切,他一无所知,甚至记不起那张熟悉而又陌生的女人的脸。
《床·沙发·我的人生》
作者:罗曼·莫内里
豆瓣7.3
主人公“那谁”是个心情不好的年轻人-一他不明白为什么世界要运转得那么快。 人们仿佛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,想要什么,要去何方。而所有这些确定性都令他生厌,使他嫉妒。 他总被人说:“你这是在虚度生命,你会后悔的。“那谁”从不反驳,只是在想:我没有虚度生命,我是一个心满意足的观众。
《雨中喷泉》
作者:三岛由纪夫
豆瓣8.5
本书精选三岛由纪夫从13岁到38岁各年龄阶段创作的具有代表意义的短篇小说,有两篇属于国内首次译介, 从中可窥见其文字日后的底色与基调:在残酷和高雅的讽刺中享受癫狂般的喜悦。 为了进一步理解他,收录其晚期带有自传性质的长篇散文《太阳与铁》,充分阐释了其思想行为和美学理念的核心,也是解读其肉体改造与死亡之谜的关键文本。